久利之事勿为,众争之地勿往。无论投资做生意,还是生活



  3D还原梨泰院踩踏事故过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。



  中国留学生亲历梨泰院踩踏事故:“感觉几百斤石头压着自己,俩女生挤死在我面前”



  10月29日晚,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因万圣节活动大规模人员聚集,引发严重踩踏事故,已造成153人死亡,其中4名中国公民不幸遇难,两名中国公民受伤。几名在梨泰院现场的中国女性讲述了自己被困现场的经历。



  “俩女生挤死在我面前,



  我眼睁睁看着,脖子都动不了”



  10月30日,一名叫“仙芋球”的中国女生在小红书上发文讲述自己被困梨泰院的经历,她被挤到双脚腾空、大腿瘀青。华商报记者尝试跟她私信联系,截至发稿时仍未回复。



  据贴文讲述,有两名女生就在她面前断了气,目睹惨剧让她感到非常惊恐害怕。她写道:“当时感觉几百斤的石头压着自己,后面一直往前挤,导致前面倒下的人都救不活了。因为本人个子比较高,所以还能伸长脖子呼吸,但在我右边个子比较矮的女生因为呼吸不到空气,就这样窒息身亡,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,脖子都动不了。右后边的外国男生吐在我身上。前面的女生一直哭,哭到咽气,就在我脸的前面,都死了。”

##3D还原梨泰院踩踏事故过程

  目睹惊悚的画面让她产生极大的恐惧感。虽然她存活下来,但一想到当时被压着、挤着,双脚甚至还腾空,手指也被挤得动弹不得,呼吸不了的那种死亡感觉,让她永生难忘。



  她在贴文中求助道:“我现在好难受,有心理医生吗?可以联系我吗?我现在还浑身发抖,一想到就恶心难受,呼吸有点困难,可以来个人辅导一下我吗……一想到当时的画面,她们都没气了的场景,我就又有了当时的窒息感……”



  她说自己很后悔为何要去凑热闹,不敢联系父母,目睹当时身边的人在自己眼前死亡,挥之不去的画面让她感叹:“原来死亡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,当时只想活着,靠着这个意志,坚持了下来。真的再晚几分钟,我也就可能没有了……”



  她事后表示自己经过检查后身体没什么问题,也安全回到家了,但一回想起当时的惨状,还心有余悸地说:“现在胸腔还有挤压感,不敢大口呼吸。我很庆幸我还活着,可我旁边的女生们,再也感觉不到疼痛了。”



  “黎泰院万圣节派对很有名,



  3年来首次举办每条巷子爆满”



  10月30日,在韩国首尔读书的陕西留学生小陈告诉华商报记者,她29日晚上也挤在梨泰院的人群中,只是离事发的那个巷子比较远。因为今年的人特别多,人挤人,9点多的时候,人潮越来越拥挤,她和几个朋友就没有往前走,挤出人群坐地铁去别的地方聚会,后来看新闻才知道发生踩踏事故。



  小陈说:“首尔的黎泰院万圣节派对很有名,每逢万圣节,许多韩国当地和外国民众聚集梨泰院参加万圣节派对和游行,其实也没有举办什么大型活动,大家只是穿着各式各样的万圣节服装走在街头狂欢。有些类似以前国内一些城市平安夜里年轻人到中心城区压马路狂欢。这又是韩国疫情解封以来第一场万圣节派对,3年来首次举办万圣节活动,憋了那么久的年轻人终于找到了狂欢的机会,所以今年的人特别多,据说10万人,也特别混乱,几乎每条巷子都爆满。”



  小陈表示:“我看到网上的视频特别后怕,事发的那条巷子我去过,特别窄,是个从上而下的小坡道。看视频上,很多人叠摔在一起,根本无法动弹,拉都拉不起来。想想死去那么多人,我现在都在发抖,估计我这辈子都不敢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了。”



  “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跌倒,



  我觉得跌下去一定起不来”



  在梨泰院踩踏事故现场,中国留学生张小姐在现场,她和朋友正好经过事发地的狭窄街道,她心有余悸说:“后面不知前面发生什么,一直狂挤,当时一心只想万一跌倒就完了,得想办法冲出去,最后幸运离开现场,逃过一劫。”



  据张小姐描述,“梨泰院有许多窄巷和上下波路段,万一跌倒就完蛋了,我与朋友察觉事态不对劲,不管怎样,就是想办法冲出去的感觉,在看见一条小路可以通行后,接近10时成功钻出人群。”



  中国台湾女性刘女士在脸书上写道:“我29日晚间也在事发现场,我与亲友本想见识一下梨泰院夜生活,挤进事发区域后,发现人越来越多。想要回头出来,但发现无法回头,人像潮水一样漫过来无法逆流。



  事发地点人潮拥挤、寸步难行,刘女士表示:“空气很稀薄,人们狂流汗且越来越喘,自己的鞋子狂被踩,并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跌倒,因为我觉得跌下去,我一定起不来。周围一起挤来挤去的人,有些看起来很不舒服,脸色惨白、神情不对,然而,就算不舒服也无处可去。本来刚开始进入的时候还嘻嘻哈哈的,离开的时候完全是逃生本能。”



  刘女士表示:“梨泰院出事区域位在山坡上,地面本来就不平而且倾斜,比一般区域更容易跌倒,一旦跌了附近的人大概也站不稳。地面不平之外,建筑物中间的楼间距也过小,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可能救灾,消防车救护车都开不进去。”



  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郭霁编译编辑杨德合



  久利之事勿为,众争之地勿往。无论投资做生意,还是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