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少看不懂的刘姥姥,现在看着就泪流满面

大观园里的《红楼梦》画廊里画满了锦衣玉食的名流,往来的客人也都是非富即贵,只有一位例外,就是大字不识的乡下人——刘姥姥。少女时代被困在老爷太太们眼花缭乱的锦衣玉食、公子小姐纷纷扰扰的爱恨情仇中,只觉这油腻世故的老头子,就像一桌美味的煮土豆,带着和大家都不一样的土味。见到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阿谀奉承的样子令人生厌。


但多年后看尽世间繁华,站在虚荣之外时,忽而羡慕起她。

宁国府那副“洞明世事皆学问,练达人情亦文章”的门联,那一家人并没有真正顿悟,其真意,最终只归刘姥姥。我们从书中得知,刘姥姥寡居多年,靠两亩地过活。

女,女婿为了照顾孩子把她接到了身边,可是日子很穷,她只好操心一家人的生活。这位女婿年轻而无知,舍不得面子,年迈而活泛精明,豁出了一张脸。为应付年关,刘姥姥带着孙辈去求告,求娶了荣国府王夫人,于是与荣国府有了几次陵迁谷变,也见证了一个辉煌的门户由荣而衰的过程。



  • 跪的是富家人,求的是维生钱。

荣国府是朱门大户,刘姥姥自知是乡下的穷亲戚,出门前特地早早起床,精心打扮,带着板子上路。小孩是无辜的,只是当他出去玩的时候,刘姥姥却不由得紧张、胆怯、战栗。荣国府大门四敞,威风凛凛,刘姥姥心神不宁,懂得“小鬼难缠”的道理,见了谁都恭顺地喊着“太爷”,经人提点,领着板儿绕过后门,进了府:

进府后先见周瑞家的,攀上旧交情,点头哈腰,逢迎地唤上“嫂子”;


再见平儿,将秀丽贵气的丫环当作太太,磕头跪拜;


一番周折后,终于在众人整肃中见到了威严赫赫的王熙凤。


王熙凤自然看不惯这位穷苦的老妇人,一餐过后,便把她平时给“丫头做衣服”的二十两银子和自己的一吊零钱送给了刘姥姥。

20两银子是碍着亲戚关系随便从指缝里漏出来的赏赐,一吊零钱是刁蛮刻薄的太太找乐子给的讽刺。刘姥姥被当作街头乞丐一般被人戏弄,她通情达理,自然感到受辱。不过二十两银子足够一家人过一个好年头,再受辱也要忍,接了钱还笑着表示感谢。年满七旬的老妇人连跪带拜,求一点接济,是一种老练,也是一种逼迫。

想一想生活和工作里的我们,谁不是如此呢?

顾客的刁难,领导的冷淡表情,陌生人的恶毒…像女婿王狗儿那样固执固执,不肯妥协,是少年人的性格。大人们要在夹缝里找点方便,找点出路,就得学会忍辱负重,低头低头。

学着心苦唧唧,面带微笑。



  • 逢迎无关丢骨气,只因可怜笼中人。

刘姥姥虽然世故,但并不吝啬,不忘恩。一到瓜果丰收的时候,她又带着土产来到荣国府。
妙玉觉得刘姥姥用过的酒杯该摔碎丢了,黛玉觉得刘姥姥酒后醉舞如牛,凤姐到处帮人摆弄,又老又丑的老太太被插满了花朵。刘姥姥看起来没尊严,没骨气,其实她是见过大家庭背后的蝇营狗苟,可怜这座豪宅,犹如精致的金丝笼,讲究体面的夫人小姐,如笼中之鸟,活得勾心斗角,沉溺琐碎。刘姥姥懂得生活与交际的艺术,也不介意在朱门大家族里混个几天,就把尴尬的情景演绎得生动活泼,给那个无病呻吟的深宅大院带来欢乐。

既赢得一片欢心,又换来些许尊严,还带走不少好处,一举三得之举,何乐而不为。

刘姥姥活得很自在。回首往事,不识世事时,我们总是认为骨气、面子都是至高无上的词汇。翻来覆去地翻来覆去才发现:

想爬到更好的圈子里,面子是顶没有用的,尊严要自己挣来,不经过摒弃自己、脱胎换骨,学会刘姥姥的游刃有余,生活永远不会变好。



  • 你赠我零碎情谊,我回你承诺与真心。

抄没了贾府,光耀门户一落。刘姥姥听后悲痛欲绝,天没亮就出门赶往贾府,直向灵堂走去。凤姐姐落魄,形容枯萎,再也没有了往昔的风姿,刘姥姥真心替她们伤心,又念佛为凤姐祈福。

得意浓时易接济,受恩深处胜亲朋。

凤姐姐被她感动了,在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情况下把女儿巧姐交给了她,刘姥姥答应了。树倒猢狲散,衰败的贾家终于被近亲拆散,贾环、邢大舅等一干人竟将巧姐卖了。刘姥姥想方设法把巧姐救出来,并把她接回家,给了巧姐一个安定的归宿。与大观园里的少爷、小姐、金枝玉叶相比,巧姐无疑是最好的结局。刘姥姥虽是一位世故老妪,却可以在富贵的圈子里游荡,也可以在田地里耕田为生。

但她心计灵活、有恩必报。

她看到了贾府的繁荣,也看到了它的衰败。不气馁于自己的困境,不计较别人的耻辱,不计较亲人的痛苦。许下的诺言都兑现了,自己过得好,帮了别人。

一股时势之风把贾府的虚荣和浮华吹得七零八落,而刘姥姥的平实生活却绵长安稳。和刘姥姥比起来,为生活挣扎的我们是那么的可怜。在学习中,我们保持着自己的执著,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,渴望美好的生活,却无法拥有它。或者在变通中迷失自我,变得油滑冷漠,埋怨世界薄情又做了最薄情的人。不是活得太俗,就是活得太清净。但是在这个世界上,只有既懂得人间烟火,又懂得理想国的人,才能生活得好。年少看不懂的刘姥姥,看着看着就泪流满面。